随着机械装备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人的因素在产品设计与生产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机和谐发展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的地位与作用愈显出其的重要性。
判别产品符合人机工程学标准
产品与人体的尺寸、形状及用力是否配合
产品是否顺手和好使用
防止使用人操作时意外伤害和错用时产生的危险
各操作单元是否实用
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意义毫无疑问的被辨认
产品是否便于清洗、保养及修理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例如,人的视觉有视角、视野、可视光波长范围、颜色分辨力、视觉灵敏度、定位错觉、运动错觉、视觉疲劳等特性,汽车的挡风玻璃、仪表板和仪表的设计就要充分考虑这些特性,使驾驶者能够得到足够的视区,能够迅速辨认各种信号,减少失误和视觉疲劳。交通标志的设计也应该采用大多数人能明辩的颜色和不易产生错觉的形状。
不同地区和人种、不同年龄和性别都具有不同的身体尺寸,为不同地区和群体设计的汽车就要参考特定对象的人体参数,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以一种产品规格想占有不同地区的市场是很难的。人在生活和劳动中又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人体在不同的姿态下工作,全身的骨头和关节处于不同的相对位置,全身的肌肉处于不同的紧张状态,心脏负担不同,疲劳程度也不同。设计一台机器首先要考虑采用什么身体形态来操纵,选定姿态后,还要考虑以最舒适的方式对人体进行支撑,并适当地布置被操作对象的位置,从而减少疲劳和误操作。例如司机在驾驶汽车的时候采用坐姿,坐椅的设计要符合人体骨骼的最佳轮廓,仪表的布置应在易于看到的地方,操纵杆/板的位置要在人体四肢灵活运动的范围内。
人体在不同的姿态下,用力的疲劳程度不同,操纵机器所需的力量应该选择在对应姿态下不易引起疲劳的范围内。例如转向助力器就是为了减轻操纵力而设计的。人体在不同的姿态下最大拉力、最大推力也不相同,例如坐姿下人腿的蹬力在过臀部水平线下方20度左右较大,操纵性也较好,所以刹车踏板就安装在这个位置上。人体在不同的姿态使用不同的肌肉群进行工作,动作的灵活性、速度和最高频率都不相同,例如腿的反复伸缩具有较低的频率,而手指则可以用较高的频率进行敲击。因此,对应不同的操纵频率应采用不同的动作方式来完成。
人脑对事物的认识和反应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在他的行为和对外界的反应中。人喜欢用直觉处理事情,不善于烦琐过程和精确的计算。对于协助人脑进行工作的计算机,如何进行人机界面的设计一直是热门的论题。无论是从低级语言到高级语言,到面向对象、面向任务的编程方式的发展,还是图形终端、鼠标定位、窗口系统、多媒体、可视化、虚拟现实等方面的进展,都体现了这个主题。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在汽车上应用,车载电脑可以协助驾驶者认路、换档、避碰。

方案设备构成
ErgoLAB人车路环境测试云平台是首创基于云架构的专业用于“以人为中心”的多模态数据同步采集和定量化分析平台,专注于驾驶心理行为研究、车辆行驶状态分析、交通道路环境数据采集以及自动驾驶与模拟仿真驾驶等研究内容。系统提供驾驶模拟仿真和实车测试两种解决方案,可实现在特定的驾驶模拟仿真环境以及各种复杂自然的条件下对人-车-路-环境数据的全方位采集与分析。实现人车路交互同步数据可视化,客观定量化分析人-车-路-环境的交互影响机理及其内在因果关系,有助于提升广度横向研究与深度纵向研究。
满足各种实验方案与研究需求:进行实车实路研究,提供改装车辆及外部交通环境数据采集,实现真正的“人-车-路”数据协同;支持驾驶模拟环境下的驾驶人因测试,提供驾驶模拟方案,包括模拟驾驶舱、视景投影和交通场景与物理照明仿真,实现“驾驶模拟”一站式解决方案。
完整的云项目管理及研究流程:系统包含云项目管理、云实验设计、同步记录、数据回放、信号处理与统计分析,涵盖整个研究流程,满足各种课题项目。
科学的信号处理与数据统计:系统具有科学的信号算法与处理流程,包含车辆分析、驾驶人状态识别、时空分析、生理分析、脑电分析、眼动分析、行为分析、动作姿态伤害评估以及表情与状态识别等,输出完整的数据统计与可视化报告。
多模态数据同步采集与分析:支持多模态数据的实时同步与事后同步,包含车辆数据、道路与环境数据、生理、眼动、脑电、动作捕捉、行为观察与面部表情等数据的同步采集与综合分析。
开放式设备接口与数据兼容:系统通过SDK/API/TTL等广泛的数据接口进行第三方设备或者数据同步,同时可以直接导入外部数据,与系统内数据进行同步分析,支持定制开发。